第453章 你死我活
既然知道了朱元璋要动孔家,顺带打击理学,还很有可能会抬自己的学问取代儒家。
那陈景恪就不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。
而且,老朱虽然很聪明,政治智慧举世无双,但他也有时代的局限性。
很多问题看得并不透彻。
自己作为穿越者,遇到这种历史大转折,是肯定不能视若无睹的。
必须要参与进来。
更何况,他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所以,他让人给福清说了一声,就闭门进行了全面的思考,直到深夜才睡去。
第二天一大早参加完早朝,他就找到朱雄英,说道:
“太上皇要对孔家动手了,这事儿你知道吗?”
朱雄英惊讶的道:“啥?你确定?”
陈景恪就将蒋瓛的事情,以及自己的推测给他讲了一下。
并且顺便大致给他讲了一下孔家和儒家的关系。
“最早儒家和孔家分的还是很清楚的,儒家门生会因为孔子,给孔家几分面子,但也仅此而已。”
“在这个时候,孔家是孔家,儒家是儒家。”
“汉朝君主祭拜孔庙,以此作为拉拢儒家的手段,儒家和孔家在政治上就建立了一定的联系。”
“不过这种联系都还比较松散。”
“当时的儒生也不需要孔家来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,反而是孔家更需要儒家来维护权势。”
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,才发生了改变。”
“李唐因为认老子为先祖尊崇道家,道家成了第一显学。”
“佛教因为在民间影响力巨大,是第二显学。”
“儒家只能屈居第三,被压制的几乎没有什么作为。”
“这时候的儒家迫切希望在政治上,找一个代言人,替他们发出声音。”
“改变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。”
“这个人好大喜功,喜欢给先贤上各种尊号,以此来抬高自己。”
“他先是给老子上尊号,并将老子的诞辰确定为法定休沐日。”
“后来又将释迦摩尼、孔子等先贤的诞辰,一并确定为休沐日。”
“这还不够,他又给孔子上了各种尊号,并且册封孔子后裔为文宣公。”
“儒家梦寐以求的代言人,终于出现了。”
“孔家虽然没有掌握实际大权,却拥有文宣公的尊号,已经具有了不小的影响力。”
“不少儒家的人开始吹捧抬举孔家,希望将他们捧进朝堂,双方政治上的联系变的紧密起来。”
“到了宋朝这种联系达到了顶峰,孔子的尊号被一再追加,孔家也进一步被册封为衍圣公。”
“此时,孔家和儒家已经变成了一荣俱荣,一辱俱辱的关系。”
“为了拉拢儒生,赵宋给了孔家各种尊荣,最终将其神圣化。”
“而神圣化之后的孔家,几乎就成了宗教里所谓的圣裔,不可触犯。”
“随着孔家被神圣化,儒家也渐渐的有了宗教的色彩。”
“质疑儒家思想,就成了大逆不道……”
“当然,儒家依然是世俗化的学派,只是具有了部分宗教色彩。”
“不过现在的现实就是,儒家和孔家已经绑定在一起。”
“儒生们是不会坐视孔家被废的,一旦太上皇动手,必然会遭到儒生们的集体反对。”
“到时候,恐怕国家会发生一场大动荡。”
听完这些之后,朱雄英非但没有担忧,反而兴奋的道:
“好好好,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。”
“孔家早就该收拾了,还有儒家,也该好好整顿一下了。”
“乱怕什么,军队在手他们还能翻了天去不成?”
“走走走,咱们去找皇爷爷,好好问问去。”
对他的反应,陈景恪毫不意外。
孔家干的事儿朱雄英早就知道,恨不得将他们挫骨扬灰。
对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而言,最不能让他忍受的,还是儒家守旧派对变革的阻挠。
你阻止的哪是新政,是我的丰功伟绩好吧。
你们通通该死。
只是他毕竟不是当年的小孩子了,知道很多事情不能由着性子来。
所以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现在老朱率先动手,他自然非常兴奋。
不过陈景恪却拉住他说道:“这么大的事情,太上皇却不告诉你,你可知是为什么?”
朱雄英马上就懂了他的意思:“皇爷爷这是不想我趟这趟浑水。”
“收拾孔家和儒家,必然会惹的读书人离心离德,这不利于朝廷的平稳发展。”
“等将孔家彻底扳倒,皇爷爷将权力交给我,让我来收尾。”
“到时候我只需要略微怀柔一二,就能让读书人归心,从而稳固统治。”
说着,他感动的眼含泪花:“皇爷爷为我做的太多了……”
陈景恪自然也很感动,但现在明显不是发散感情的时候:
“那么你觉得陛下的想法可行吗?”
朱雄英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,说道:“你觉得此法不可行?”
陈景恪斩钉截铁的道:“不是不可行,而是不能行。”
朱雄英疑惑的道:“为何?”
陈景恪解释道:“陛下收拾完孔家,打压过儒家之后,在儒家的声讨之下选择退居幕后。”
“你觉得儒家读书人会怎么想?”
“他们会认为太上皇虽然打压儒家,可依然要靠他们来治理国家。”
“你洪武皇帝不是杀伐果断吗?不还是在我们的抗议下交权退隐了吗?”
“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卷土重来,用更强硬的态度来对待刚刚掌权的你。”
很简单的道理,他们会认为老朱都被逼的退位了,你一个新上任的君主敢和我们硬刚?
就算他们忌惮屠刀不敢明着来,暗中使绊子也是必然的。
关键是,他们不敢明着对抗皇权,却能集体针对大同世界。
这是学术方面的事情,你总不能不让我们对大同世界点评吧?
我们就狠狠的贬低打压排挤,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办。
这就是陈景恪昨晚想到的事情。
这个道理其实并不复杂,朱雄英也是一点就透,说道:
“有道理,可是一直这样对抗总归不是办法,朝廷确实需要儒生来治国啊。”
陈景恪面容严肃的说道:“这就是一场较量,直到有一方被彻底压服。”
“不要太高看儒家的节操和团结度,蒙元已经为我们做出表率了。”
“蒙元唯一欠缺的就是取代儒家的新思想,所以尽管他们压服了儒家,却还是只能依靠儒生来治国。”
“大明不一样……”
说到这里,他挺直胸膛,说道:“大明有我,有大同世界。”
“压服儒家之后,大明可以用大同思想治国。”
朱雄英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,然后开心的大笑道:
“哈哈……你终于硬气起来了。”
“当初你还和我说,要一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。”
“我知道你的能力是足够的,可一直心存顾虑,大同世界写好这么多年都迟迟不敢发表。”
“你知道我有多失望吗……现在好了,这才是开创盛世该有的气魄。”
陈景恪有些汗颜。
一来是感觉有些愧对大家的信任;二来是觉得自己占了穿越的便宜,有些名不副实。
这种思想有好处,让他时刻保持清醒,就算飘也不敢飘的太厉害。
但也有坏处,就是关键时刻缺了那么点自信。
这次之所以敢硬气,也是被老朱给逼到墙角了。
老朱和马娘娘是什么人,自然能看出他心中的顾虑,所以根本就没和他商量。
直接硬逼着他前进。
他们很清楚,陈景恪是不缺勇气的,否则也不敢大刀阔斧的进行变革。
现在只需要在背后轻轻的推他一把,他必然会做出应有的选择。
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想。
当陈景恪猜透老朱的计划之后,果然选择了承担责任。
听完陈景恪的分析,朱雄英也觉得老朱的计划有疏漏之处,更准确的说是还不够决绝。
既然有了不同的意见,他们也没有犹豫,直接去了乾清宫。
宫门口有许多大臣排队等候召见。
见到两人,诸多大臣纷纷行礼。
两人微微颔首还礼,正准备进入大殿,朱雄英忽然回头对等候的大臣说道:
“别在这等了,回去等候召见吧,如果有急事就去内阁汇报。”
群臣立即知道,他肯定是有事儿和太上皇商议,也没敢多问纷纷告退。
陈景恪看的暗暗点头,这就是朱雄英的地位,已经等同于君主了。
群臣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换成别的太子(朱标除外),敢未经皇帝允许,命令等候召见的群臣离开吗?
除非他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太稳了,想找点刺激。
之后两人进入大殿。
老朱也已经听到外面的动静,知道他俩肯定有大事要说。
而且已经猜到,大概率和动孔家有关。
陈景恪掌握锦衣卫,朱雄英更是实权太子,蒋瓛那么大的动作他们要是不知道,那才让人失望。
只是他也有些疑惑,自己明明不希望太子参与进来,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。
他们两个还一起出现,莫非是有别的变故或者想法?
怀着这样的疑问,他将面前的臣子打发走,又让内侍全部出去,然后直言道:
“蒋瓛的事情你们知道了?”
朱雄英在他旁边坐下,说道:“您要动孔家和儒家?”
老朱颔首道:“是的,你们可是有什么不同意见?”
朱雄英说道:“有,您做的还是不够干脆。”
别人都嫌我杀的太狠,你们俩竟然嫌我下手太轻?
老朱饶有兴趣的问道:“哦?你觉得该怎么做?”
朱雄英狠狠的一挥手:“彻底将儒家压倒,然后铲除孔家,为大同世界扫清所有的障碍。”
老朱目光看向陈景恪,忽然笑道:“终于敢站出来了?”
陈景恪讪笑道:“让您老人家失望了。”
老朱摇摇头,然后严肃的道:“你们可知道,这么做的后果?”
朱雄英说道:“我知道,可您有没有想过,如果您以退居幕后为代价,平息儒家的愤怒,会造成什么后果?”
他将陈景恪之前的分析,加上自己的理解,全部告诉了朱元璋。
越听老朱的表情越凝重。
说白了,道理并不复杂,只是时代局限性让他忽略了这一点。
更准确说,他没有认识到,思想争斗比军事斗争更加残酷。
军事斗争大家各有顾虑,很多时候会选择僵持或者退让。
很多时候,打着打着两家就变成一家了。
思想斗争则不然,有我无他。
适当的妥协安抚,在军事上很有效果,在政治上更是常用手段。
可在思想斗争方面,是大忌,绝对不可行。
“历朝历代的思想斗争莫不如是。”
“宋朝时期诞生过很多学说,可最终只有理学大兴。”
“其他学说要么躲在角落里苟延残喘,要么失去传承。”
说到最后,朱雄英用有些冷酷的声音说道:
“思想斗争绝不可抱有侥幸心理,退让就会被认为软弱。”
“只有一往无前,直到唯一的胜者出现。”
老朱听的若有所思,然后连连点头,最后大笑道:
“哈哈……好好好,乖孙你有这般认识,比打赢了儒家还让咱高兴。”
“还有景恪,这次你能站出来,咱也非常高兴。”
“以后大明交给你们,咱就更放心了。”
既然之前的计划不完善,他也没有再瞒着两人。
他将自己和马娘娘的商量的计划,给两人说了一下。
听到马娘娘提出,主动将道德制高点让给儒家,用报纸将他们架起来,然后逼着他们审判孔家。
陈景恪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这是什么样的智慧,才能想到这样的办法?
难怪老朱这样的能人都被她拿捏的死死的,换成任何人过来,都会被她拿捏啊。
而且是心甘情愿被拿捏。
既然之前马娘娘就参与了进来,这会儿自然没有理由将她抛下。
更何况,这么大的事情也确实需要她的智慧。
于是三人又去了坤宁宫,将缘由与她全部说了一遍。
马娘娘也是恍然大悟,承认自己对思想斗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。
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,开始对计划进行修改完善。
前期计划不变,将儒家架在道德制高点上下不来,大家主要讨论的是如何继续打击儒家。
马娘娘率先提出了一个办法:“暂停科举。”
http://www.qingfuzhita.com/yt108629/41866193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qingfuzhita.com。倾覆之塔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ingfuzhita.com
那陈景恪就不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。
而且,老朱虽然很聪明,政治智慧举世无双,但他也有时代的局限性。
很多问题看得并不透彻。
自己作为穿越者,遇到这种历史大转折,是肯定不能视若无睹的。
必须要参与进来。
更何况,他也有自己的想法。
所以,他让人给福清说了一声,就闭门进行了全面的思考,直到深夜才睡去。
第二天一大早参加完早朝,他就找到朱雄英,说道:
“太上皇要对孔家动手了,这事儿你知道吗?”
朱雄英惊讶的道:“啥?你确定?”
陈景恪就将蒋瓛的事情,以及自己的推测给他讲了一下。
并且顺便大致给他讲了一下孔家和儒家的关系。
“最早儒家和孔家分的还是很清楚的,儒家门生会因为孔子,给孔家几分面子,但也仅此而已。”
“在这个时候,孔家是孔家,儒家是儒家。”
“汉朝君主祭拜孔庙,以此作为拉拢儒家的手段,儒家和孔家在政治上就建立了一定的联系。”
“不过这种联系都还比较松散。”
“当时的儒生也不需要孔家来为自己谋取政治利益,反而是孔家更需要儒家来维护权势。”
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唐朝,才发生了改变。”
“李唐因为认老子为先祖尊崇道家,道家成了第一显学。”
“佛教因为在民间影响力巨大,是第二显学。”
“儒家只能屈居第三,被压制的几乎没有什么作为。”
“这时候的儒家迫切希望在政治上,找一个代言人,替他们发出声音。”
“改变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。”
“这个人好大喜功,喜欢给先贤上各种尊号,以此来抬高自己。”
“他先是给老子上尊号,并将老子的诞辰确定为法定休沐日。”
“后来又将释迦摩尼、孔子等先贤的诞辰,一并确定为休沐日。”
“这还不够,他又给孔子上了各种尊号,并且册封孔子后裔为文宣公。”
“儒家梦寐以求的代言人,终于出现了。”
“孔家虽然没有掌握实际大权,却拥有文宣公的尊号,已经具有了不小的影响力。”
“不少儒家的人开始吹捧抬举孔家,希望将他们捧进朝堂,双方政治上的联系变的紧密起来。”
“到了宋朝这种联系达到了顶峰,孔子的尊号被一再追加,孔家也进一步被册封为衍圣公。”
“此时,孔家和儒家已经变成了一荣俱荣,一辱俱辱的关系。”
“为了拉拢儒生,赵宋给了孔家各种尊荣,最终将其神圣化。”
“而神圣化之后的孔家,几乎就成了宗教里所谓的圣裔,不可触犯。”
“随着孔家被神圣化,儒家也渐渐的有了宗教的色彩。”
“质疑儒家思想,就成了大逆不道……”
“当然,儒家依然是世俗化的学派,只是具有了部分宗教色彩。”
“不过现在的现实就是,儒家和孔家已经绑定在一起。”
“儒生们是不会坐视孔家被废的,一旦太上皇动手,必然会遭到儒生们的集体反对。”
“到时候,恐怕国家会发生一场大动荡。”
听完这些之后,朱雄英非但没有担忧,反而兴奋的道:
“好好好,老爷子终于想明白了。”
“孔家早就该收拾了,还有儒家,也该好好整顿一下了。”
“乱怕什么,军队在手他们还能翻了天去不成?”
“走走走,咱们去找皇爷爷,好好问问去。”
对他的反应,陈景恪毫不意外。
孔家干的事儿朱雄英早就知道,恨不得将他们挫骨扬灰。
对一个雄心勃勃的君主而言,最不能让他忍受的,还是儒家守旧派对变革的阻挠。
你阻止的哪是新政,是我的丰功伟绩好吧。
你们通通该死。
只是他毕竟不是当年的小孩子了,知道很多事情不能由着性子来。
所以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现在老朱率先动手,他自然非常兴奋。
不过陈景恪却拉住他说道:“这么大的事情,太上皇却不告诉你,你可知是为什么?”
朱雄英马上就懂了他的意思:“皇爷爷这是不想我趟这趟浑水。”
“收拾孔家和儒家,必然会惹的读书人离心离德,这不利于朝廷的平稳发展。”
“等将孔家彻底扳倒,皇爷爷将权力交给我,让我来收尾。”
“到时候我只需要略微怀柔一二,就能让读书人归心,从而稳固统治。”
说着,他感动的眼含泪花:“皇爷爷为我做的太多了……”
陈景恪自然也很感动,但现在明显不是发散感情的时候:
“那么你觉得陛下的想法可行吗?”
朱雄英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,说道:“你觉得此法不可行?”
陈景恪斩钉截铁的道:“不是不可行,而是不能行。”
朱雄英疑惑的道:“为何?”
陈景恪解释道:“陛下收拾完孔家,打压过儒家之后,在儒家的声讨之下选择退居幕后。”
“你觉得儒家读书人会怎么想?”
“他们会认为太上皇虽然打压儒家,可依然要靠他们来治理国家。”
“你洪武皇帝不是杀伐果断吗?不还是在我们的抗议下交权退隐了吗?”
“到时候他们必然会卷土重来,用更强硬的态度来对待刚刚掌权的你。”
很简单的道理,他们会认为老朱都被逼的退位了,你一个新上任的君主敢和我们硬刚?
就算他们忌惮屠刀不敢明着来,暗中使绊子也是必然的。
关键是,他们不敢明着对抗皇权,却能集体针对大同世界。
这是学术方面的事情,你总不能不让我们对大同世界点评吧?
我们就狠狠的贬低打压排挤,到时候看你们怎么办。
这就是陈景恪昨晚想到的事情。
这个道理其实并不复杂,朱雄英也是一点就透,说道:
“有道理,可是一直这样对抗总归不是办法,朝廷确实需要儒生来治国啊。”
陈景恪面容严肃的说道:“这就是一场较量,直到有一方被彻底压服。”
“不要太高看儒家的节操和团结度,蒙元已经为我们做出表率了。”
“蒙元唯一欠缺的就是取代儒家的新思想,所以尽管他们压服了儒家,却还是只能依靠儒生来治国。”
“大明不一样……”
说到这里,他挺直胸膛,说道:“大明有我,有大同世界。”
“压服儒家之后,大明可以用大同思想治国。”
朱雄英上上下下的打量着他,然后开心的大笑道:
“哈哈……你终于硬气起来了。”
“当初你还和我说,要一起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。”
“我知道你的能力是足够的,可一直心存顾虑,大同世界写好这么多年都迟迟不敢发表。”
“你知道我有多失望吗……现在好了,这才是开创盛世该有的气魄。”
陈景恪有些汗颜。
一来是感觉有些愧对大家的信任;二来是觉得自己占了穿越的便宜,有些名不副实。
这种思想有好处,让他时刻保持清醒,就算飘也不敢飘的太厉害。
但也有坏处,就是关键时刻缺了那么点自信。
这次之所以敢硬气,也是被老朱给逼到墙角了。
老朱和马娘娘是什么人,自然能看出他心中的顾虑,所以根本就没和他商量。
直接硬逼着他前进。
他们很清楚,陈景恪是不缺勇气的,否则也不敢大刀阔斧的进行变革。
现在只需要在背后轻轻的推他一把,他必然会做出应有的选择。
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想。
当陈景恪猜透老朱的计划之后,果然选择了承担责任。
听完陈景恪的分析,朱雄英也觉得老朱的计划有疏漏之处,更准确的说是还不够决绝。
既然有了不同的意见,他们也没有犹豫,直接去了乾清宫。
宫门口有许多大臣排队等候召见。
见到两人,诸多大臣纷纷行礼。
两人微微颔首还礼,正准备进入大殿,朱雄英忽然回头对等候的大臣说道:
“别在这等了,回去等候召见吧,如果有急事就去内阁汇报。”
群臣立即知道,他肯定是有事儿和太上皇商议,也没敢多问纷纷告退。
陈景恪看的暗暗点头,这就是朱雄英的地位,已经等同于君主了。
群臣的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。
换成别的太子(朱标除外),敢未经皇帝允许,命令等候召见的群臣离开吗?
除非他觉得自己的太子之位太稳了,想找点刺激。
之后两人进入大殿。
老朱也已经听到外面的动静,知道他俩肯定有大事要说。
而且已经猜到,大概率和动孔家有关。
陈景恪掌握锦衣卫,朱雄英更是实权太子,蒋瓛那么大的动作他们要是不知道,那才让人失望。
只是他也有些疑惑,自己明明不希望太子参与进来,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。
他们两个还一起出现,莫非是有别的变故或者想法?
怀着这样的疑问,他将面前的臣子打发走,又让内侍全部出去,然后直言道:
“蒋瓛的事情你们知道了?”
朱雄英在他旁边坐下,说道:“您要动孔家和儒家?”
老朱颔首道:“是的,你们可是有什么不同意见?”
朱雄英说道:“有,您做的还是不够干脆。”
别人都嫌我杀的太狠,你们俩竟然嫌我下手太轻?
老朱饶有兴趣的问道:“哦?你觉得该怎么做?”
朱雄英狠狠的一挥手:“彻底将儒家压倒,然后铲除孔家,为大同世界扫清所有的障碍。”
老朱目光看向陈景恪,忽然笑道:“终于敢站出来了?”
陈景恪讪笑道:“让您老人家失望了。”
老朱摇摇头,然后严肃的道:“你们可知道,这么做的后果?”
朱雄英说道:“我知道,可您有没有想过,如果您以退居幕后为代价,平息儒家的愤怒,会造成什么后果?”
他将陈景恪之前的分析,加上自己的理解,全部告诉了朱元璋。
越听老朱的表情越凝重。
说白了,道理并不复杂,只是时代局限性让他忽略了这一点。
更准确说,他没有认识到,思想争斗比军事斗争更加残酷。
军事斗争大家各有顾虑,很多时候会选择僵持或者退让。
很多时候,打着打着两家就变成一家了。
思想斗争则不然,有我无他。
适当的妥协安抚,在军事上很有效果,在政治上更是常用手段。
可在思想斗争方面,是大忌,绝对不可行。
“历朝历代的思想斗争莫不如是。”
“宋朝时期诞生过很多学说,可最终只有理学大兴。”
“其他学说要么躲在角落里苟延残喘,要么失去传承。”
说到最后,朱雄英用有些冷酷的声音说道:
“思想斗争绝不可抱有侥幸心理,退让就会被认为软弱。”
“只有一往无前,直到唯一的胜者出现。”
老朱听的若有所思,然后连连点头,最后大笑道:
“哈哈……好好好,乖孙你有这般认识,比打赢了儒家还让咱高兴。”
“还有景恪,这次你能站出来,咱也非常高兴。”
“以后大明交给你们,咱就更放心了。”
既然之前的计划不完善,他也没有再瞒着两人。
他将自己和马娘娘的商量的计划,给两人说了一下。
听到马娘娘提出,主动将道德制高点让给儒家,用报纸将他们架起来,然后逼着他们审判孔家。
陈景恪简直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这是什么样的智慧,才能想到这样的办法?
难怪老朱这样的能人都被她拿捏的死死的,换成任何人过来,都会被她拿捏啊。
而且是心甘情愿被拿捏。
既然之前马娘娘就参与了进来,这会儿自然没有理由将她抛下。
更何况,这么大的事情也确实需要她的智慧。
于是三人又去了坤宁宫,将缘由与她全部说了一遍。
马娘娘也是恍然大悟,承认自己对思想斗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。
然后大家围坐在一起,开始对计划进行修改完善。
前期计划不变,将儒家架在道德制高点上下不来,大家主要讨论的是如何继续打击儒家。
马娘娘率先提出了一个办法:“暂停科举。”
http://www.qingfuzhita.com/yt108629/41866193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qingfuzhita.com。倾覆之塔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ingfuzhit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