倾覆之塔 > 三国袁熙传 > 袁熙

袁熙

    “父亲,父亲,我呢,我呢?”

    “我也想替父亲分忧。”多变的袁尚,跳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你?你还小?你还是留在,父亲身边吧,以后有机会的,莫急。”袁绍慈爱地,拒绝了袁尚的提议。

    至此,袁熙低着头,仍旧一句话也没说。

    这时,袁谭和袁尚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袁熙的身上,答案已经呼之欲出。一个三子,两个已排除。

    那么,最后一个,不是袁熙,还能有谁呢?

    “显奕,这次河北之行,你随我去。”

    最后,袁绍的目光,也落在了袁熙身上。

    “诺!”袁熙极力地,克制着狂喜。

    “嗯,就这样吧,你回去收拾一下,然后,咱们出征邺城,显思,显甫,你们两个留守濮阳。”

    袁绍看着自己三个儿子,做出了如下安排。

    “诺!”“诺!!”“诺!!!”袁家三兄弟,心思各异,袁熙看不出喜怒,而袁谭则是,面色些许不快。

    至于老三袁尚,神情则是有些玩味了。

    ~~~

    袁熙:额,这该死的目光。

    袁谭:哼,父亲真是偏心。

    袁尚:我愚蠢的哥哥们呢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屠龙少年,袁绍!!!

    何进:谁敢同我,正君讨贼?

    袁绍:愿领精兵,斩关入内,册立新君,诛杀宦党,以安天下。

    何进:我有本初,无忧矣!!!

    189年,洛阳,大将军府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189年,洛阳,大将军府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,如今外庭,已扫荡干净,内庭未敢冒进,如今,何不趁此机会,扫清阉党、以安天下?”

    位于下首的袁绍,主动向何进谏言道。

    何进犹豫不决,“唉,我何尝不知呢?”

    “大将军,你难道真的,要放过十常侍?”

    见何进进退不决,袁绍进一步追问着何进。

    “我们已经占尽优势,不必妄加残害吧?”

    何进心中犹豫不决,看着袁绍婉拒道。

    “大将军,不除宦官势力,后患无穷啊!”

    见何进偃旗息鼓,袁绍怒其不争,悲愤说道。

    “容我三思。”何进不好直接拒绝。

    “前任大将军,窦武之祸,犹在眼前呢,如今,当断不断,必受其乱。”袁绍搬出了,窦武的案例,劝道。

    “这。”何进内心,挣扎不已。

    “本初帐下,皆是能人异士,若能替国除贼,均为大将军用之,张让、段珪之流,散步流言蜚语,何不借机杀之?”为了除去宦官,袁绍亮出了底牌。

    袁绍做的这一切,都是给大将军何进壮胆的。

    “唉!太后不许,如之奈何?”闻言,何进很是心动,但是思虑再三,他道出了实情,何太后干政。

    ~~~

    主幼临朝,必然会导致,母后干政,进一步发展成,外戚擅权,当然,遇到年少英主就另当别论了。

    皇帝成年后,想要收回权力,就要启用宦官,打压外戚势力,掌控失当,就会演变成宦官之乱。

    在这种畸形的,权力格局下,激发了袁绍的,权臣之心,甚至,更上一步的想法,但这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袁绍:大汉,未尝不能,换个皇帝,吾欲效周公,临朝而称制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191年,濮阳。

    看着袁绍离去背影,袁熙、袁谭、袁尚,三兄弟心思各异,场面异常尴尬,但每个人都极力克制着。

    也许袁绍不知道,正是自己对袁熙的器重,造成了后来,袁家新一代的夺嫡之争,悲剧又一次重新上演。

    就像李渊,器重李世民一样。袁熙作为家中老二,非适非长而独建大功,诸子之间不出现矛盾,那就怪了。

    不过,还是袁尚率先打破了,这一份尴尬,只见他笑道,“好你个二哥,先前出征洛阳,父亲带的是你,如今北上邺城,父亲带的还是你,真是气人呢。”

    ~~~

    袁尚一脸笑意地,表达着他的羡慕,不过,他是否真心,还是假意挤兑。

    说实话,袁熙没有看出来,不过,他可不觉得,袁尚这家伙,有多高尚。

    毕竟,都是自家兄弟,谁不了解谁?

    ~~~

    袁绍:老大袁谭,家中长子,老二袁熙,精明干练,老三袁尚,讨人欢喜,手心手背的,为之奈何?

    袁熙:三弟,你又皮痒了?

    袁尚:二哥,你误会我了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191年,濮阳,太守府。

    “三弟说的没错,大哥我也是,羡慕的紧呢?”

    袁谭先是看了眼袁尚,又玩味地看向袁熙。

    “额,这个,大哥说笑了,大哥乃家中长子,干系更重才是,何来如此一说。”袁熙尴尬地,笑着说道。

    此刻,袁熙满脸愁容,倒不是他做作,而是本能地尴尬,毕竟,袁绍可是将他,架在了火山口,骑虎难下。

    “就是,就是。”袁尚继续拱火。

    袁熙没有搭理袁尚,而是,小心翼翼地,观察着袁谭的反应。毕竟,袁谭可是一直,不怎么待见自己的。

    ~~~

    袁熙:唉,又被老大记恨了。

    袁谭:我恨不得,吃了你。

    袁尚:我愚蠢的哥哥们呢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191年,就在关东纷扰之际,长安这边。

    王允经过诸多努力,逐渐代替董卓,执掌朝政,俨然成为了,朝廷二号人物,董卓则巧妙地隐于幕后。

    当然,西凉军兵权,仍旧在董卓手中,由女婿牛辅等人,牢牢把持着,这是董卓最后的底线。

    而这段时间,一个人出现在了,王允的幕府中,他就是荀攸,大儒荀爽侄孙,并得郑泰举荐。

    荀攸,字,公达,腹有良谋,先前入幕,大将军府,袁绍同僚。

    荀爽临终前,留下遗言,两分荀家,荀彧带领大部,前往冀州。

    另一部分,则由荀攸执掌,同时,荀爽也向郑泰,举荐了荀攸。

    荀爽:有荀彧、荀攸在,这惶惶乱世,可保我荀家,三十年太平。

    荀攸:不除国贼,无以报天恩,我荀家世代清流,我当身赴长安。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191年,长安,司徒府。

    “子师,今日我来,特为你举荐一人才。”

    宾主落座后,郑泰对着王允,施礼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?公业所荐何人?”王允来了兴趣。

    “此人,有经天纬地之才,子师你也知道,他就是慈明公族子,荀攸,荀公达,也是之前,大将军的幕僚。”郑泰拱了拱手向王允,细说着个中原尾。

    “哎,原来是公达,可惜当时,大将军并未采纳,公达的意见,不然,董卓何以祸乱社稷?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王允摇了摇头,不禁感慨道。

    “哎?事已至此,多说无益,有公达辅佐,子师你定可以,在朝堂之中,游刃有余。”

    闻言,郑泰摆了摆手,极力地称赞着荀攸。

    “好,那便拜托公业,替我邀公达,入我司徒幕府。”王允点了点头后,便对郑泰郑重施礼道。

    郑泰亦是回礼,“固所愿尔,不敢辞。”

    ~~~

    郑泰,字,公业,汉末豪士。

    刺杀董卓,便是由郑泰,一手策划的,可惜事情败露,荀攸被捕。

    后来,献帝出逃长安,为了阻滞,李榷的追兵,郑泰以身殉国。

    袁绍感其忠义,命二子袁熙,敛其尸首、厚恤其家,征其子为郎。

    http://www.qingfuzhita.com/yt108395/41802637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qingfuzhita.com。倾覆之塔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ingfuzhit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