倾覆之塔 > 超能:我在十一维空间轮回 > 第216章 认知理解 下

第216章 认知理解 下

    在认知心理学里,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,取决于什么呢?取决于我们脑海中已有的图式,也就是一个人已有的、跟新知识高度相关的经验、知识和想法。它是你理解一个新知识的基础。

    举个例子:只有当你见过「宇航服」的图片,你才能够想象「一个宇航员穿着宇航服站在月球上」这幅画面。如果你没有见过宇航服,哪怕我向你描述得非常清晰、纤毫毕现,你脑海中想象出来的画面,多多少少都会缺点什么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:面对一个新的知识,如果你的脑海中不存在与之相关的图式,那么你就是不可能理解它的。

    你可以很接近它,也许还可能「碰巧」全对,但你无法真的「理解」它——因为「理解」一个事物,本身就意味着用相关的图式去把它拆解。但我们是不具备这个原材料的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我们想接近它,可以怎么做呢?那就是「讲清楚」跟「简单化」两种方式。

    讲清楚,就是不厌其烦地告诉你:宇航服是什么样的,它的头部是什么,身体是什么,材料是什么,里面有什么设备、功能……让你哪怕没见过,也能大致想象出「它大概是什么样子」。

    而简单化呢,实际上就是把它降维,用与之相似的概念,来大致地把它模拟、描述出来,避开那些我们不具备的图式,用那些我们熟悉的图式来替代。

    也就是告诉你:宇航服呀,其实就是个充气的玩偶装,你就这么理解就行了,不用想太多……

    打个比方:图式就像材料。需要某种特定的材料,才能搭起某种房子。如果不具备这种材料,你也可以用别的材料去模拟,但搭出来的结果最多就只是「看起来像」,两栋房子的性能一定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。

    所以,「简单化」的方法一般是什么呢?无非就是这么几种:举例子,打比方,作类比……也就是用你所熟悉的事物,去描述你所不熟悉的新知识。

   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,一定会存在信息的丢失——毕竟它们本质上就是不同的两个东西。

    因此,这些手段,一定只能是辅助,而不能是主要手段。

    所以,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呢?永远都不是「简单化」,而是「讲清楚」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如果我需要用到一个陌生的概念,我会想办法努力去向你讲述它的来龙去脉、内在逻辑、原理和场景,让你尽可能增进对它的信息——这是「讲清楚」。

    但我不会为了方便阅读,把这个概念「简单化」,用你更加熟悉的日常语言去替代。因为这样做,实际上是一种不尊重读者的表现,它预设了:读者没有能力和兴趣去了解这个复杂的概念,因此才要把它简单化。

    采取后者,可以把文章写得很简单、很轻松、很生动,也可以把课程做得很浅显,但它对于你真正去掌握知识、理解知识,并没有太大的作用。

    它能够给你的,也始终只是「知道的幻觉」而已。

    那么,可能有朋友会问:如何判断自己是真的懂了,还是停留在「知道的幻觉」呢?

    如果真的懂了,难道也不能说「这不就是 xxxx」吗?

    是的,不可以。

    为什么呢?因为这种习惯,其实是一种「盖棺定论」的行为,它拒绝了一切可能性。亦即,它的目的并不是去接近真理,而是尽快结束大脑的「高耗能」和「不稳定」状态,从而维护自己心智世界的稳定。

    但真正的求知,恰恰就是需要你去适应「高耗能」和「不稳定」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:这个习惯,跟求知本来就是相悖的。它并不是真的在接收新知识,而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:我的心智世界是稳定的,并没有什么超出我理解范围的事物。

    坐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,用已知的信息去解释新信息,这不是求知,而是用自己的视野,去扭曲和塑造外部世界,是对外部世界的窄化。

    真正的求知,恰恰是不满足于目前的舒适圈,希望用新的信息、新的刺激来冲破它,拓展它,融合成新的边界。

    所以我才说:学习是反人性的。因为学习的本质,就是要突破自己的认知边界,让自己不断地在「不舒服-舒服-不舒服」之间切换。

    因此,一个真正「理解知识」的人,他往往不会默认自己已经彻底理解了某个事物,而是始终会保持一个开放性:

    我对这个知识的理解,有没有可能还存在不够全面、不够准确、不够清晰的地方?

    我有没有可能遇到新的信息,来推翻我目前的假设、理解和观念?

    跟我不一样的视角和观念,是不是一定是对立的?我们有没有可能都是正确的?

    所以,我们在生活中会见到:懂得越多的人,他们对待知识、对待别人的态度,往往会更加谦卑。他们会认识到:每个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观点,只要他的逻辑是自洽的、严谨的,那么就可以都是正确的。参差多态才是世界的样貌。

    这也是我一直强调的观点:你对于我所讲的内容,是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。只要你清楚地明白了我的意思,那么基于你自己的需求、经验和视角出发,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,不用强求跟我完全一致。

    反过来,如果你不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,只是机械地复制我的做法的话,那其实也不是在学习——你只是在生搬硬套别人的思维模式,是无法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的。

    所以,一个更好的对待知识的态度是什么呢?

    永远不要假设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,也永远不要对知识存在轻视的心理,认为它「不过就是 xxxx而已」,而是要保持审慎、开放、批判的态度:

    这个新知识跟我已知的事物有什么联系?

    它们之间有什么相似点,有什么差异点,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景,用来解决什么问题?

    对于这个新知识,我还可以去获取些什么信息,来更好地理解它?

    我可以如何试着把它应用到生活、工作中?

    这才是一种求知的心态。

    那么,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?

    这就需要平时在生活中锻炼一种能力:可以在内心容纳更多信息,观察它们彼此碰撞、交织、联系的能力。

    这种能力有不同的叫法。我把它叫做「认知空间」,有些地方可能叫做「注意力广度」,有些可能会把它归入「工作记忆能力」……但无论如何,它们的内核是相似的:在脑海中同时容纳更多、更复杂的信息量,让大脑适应这种高耗能的状态,而不是急着把它简化、窄化。

    如同我在一贯的思想观念:很多时候,慢一点,会更好。

    因为慢一点,你才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,让这些信息慢慢碰撞,发酵,酝酿,让自己得以观察它们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,让一切更加纤毫毕现。

    比起你急匆匆地给它们制定一个去向,下一个定论,你能够得到的,会更多。

    那么,怎样锻炼这种能力呢?不妨从这几个小 Tips开始。

    一、接受一个假设:世界是复杂的。

    有时我们会说:世界是简单的,因为构成世界底层的原理是简单的。

    有时我们又说:世界是复杂的,因为世界上各种形形色色的现象是复杂的。

    那么世界究竟是简单的,还是复杂的?我会建议的,不妨假设它是复杂的,再带着这个思路去探索。

    为什么呢?很简单。因为单单拎出一条条原理是没有意义的,原理必须跟现象结合在一起才有意义。

    比如「万物都彼此联系」是一条原理,但单独说这句话是没有意义的,它必须跟各种事物、各种效应结合起来,我们才能真正理解「什么是彼此联系」,那么它才有了意义。

    再比如 E=mc^2,是一条原理,它足够简单、优美,但是背后的逻辑和背景知识,需要一本书才能讲清楚。

    所以,从复杂到简单,是一个过程,也是一个求知的必经之路。「简单」不是一条原则,也不是一个目标,而是我们在真正经历了「复杂」之后,才能够达到的一个境界。

    二、不急着下结论,而是观察全貌。

    生活中,我们往往会看到很多现象、事件,其中有一些可能是我们比较关注和在意的。这个时候,试着让自己跳出来,「走远一点」,不要急着给它下结论,而是从多个侧面去进行观察。

    观察什么呢?观察事件的各个细节从不同视角所呈现出来的样子,观察不同角色在其中的表态、行为、立场,试着代入进去,去感受和理解。

    你也许会发现,很多事情,从不同的视角来看,完全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样子。它其实是很难有一个「全面」的态度和结论的。

    试着去理解这个世界,而不是急着去规范它,这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你的视野。

    三、不要预设对立,而是保持连续。

    什么意思呢?举个例子:我经常说「外向」和「内向」,但一个人是不是要么全然是外向的,要么全然是内向的呢?

    不是的。事实上,外向-内向不是两个极端,而是一个连续谱。你可以理解为:外向是10,内向是0,那么每个人都在这个数轴上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,这个位置很可能在5附近,只是稍稍靠近某一端而已。

    实际上,几乎一切事物,都不是二元对立的,而是连续谱——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。

    比如:对于一段信息,我们是不是只有「相信」和「不相信」两种选择?当然不是。如果把相信设为10,不相信设为0,我们能否保持「7分的相信」,同时也保持3分的被推翻、被否定的可能性?

    对于一件事情,我们是不是要么赞同、要么反对?当然不是。我们能不能「有保留地赞同」?或者大体上赞同,但是某些细节上保持反对?

    试着用「1到10」的标尺来衡量生活中的各种事情,用它代替掉「非此即彼」的二元对立思想,这样才能更接近世界的实际样貌。

    四、比起关注相似,更要关注差异。

    也许很多人总是会问:这个东西,跟我所知道的某某东西,是不是同一个东西?

    其实,可以试着换一个问法:

    这个东西,跟我所知道的某某东西,有什么不同的地方?

    我可以如何分别理解它们?

    试着把两者同时放在你的认知空间里,让自己同时审视、注意、分辨它们,试着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揣摩它们,习惯这种耗能的状态。

    你的心智世界,才会更加完善。

    http://www.qingfuzhita.com/yt108004/41668472.html

    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qingfuzhita.com。倾覆之塔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ingfuzhita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