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二章 天道偏偏负善人,世事翻腾似转轮
无论户部想要推行钞法的意志有多么坚决,大明目前都没有推行钞法的必要土壤,在推行钞法这件事上,户部表现出了不符合保守派的积极。
“陛下,在臣看来,理应以官道驿路上遍布的驿站,推行银票,而不是钞法,银票相比较钞法,更加容易防伪,不易被人仿造。”兵部尚书曾省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承兑汇票或者说银票,更加适合大明。
实话说,曾省吾对朝廷的信誉,也不乐观,钞法仓促上马,最后一定会闹得一地鸡毛,反而让朝廷颜面尽失,在海外发行一下,探探路再说不迟。
曾省吾说的银票,起于北宋年间。
早在北宋初年,四川成都就出现了专门为携带巨款的商贾,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,存银或铜钱的商贾,会收到一份银票,楮纸制作,上面会盖有骑缝章,和骑缝书押,用来防伪,银票在银票铺户承兑的时候,需要缴纳3%的保管费。
这种不是大明宝钞这种纸钞,更像是一份彼此认可的契约合同,或者说是记账类货币的一种。
宋真宗景德年间,益州知州张泳对银票铺户进行整顿,剔除不法之徒,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,至此银票铺户的经营被纳入了朝廷的监察之下。
曾省吾认为这是当下最好的方式,银票是契约支票,它的契约是双方的,而不是像宝钞那样,发多少、发什么样式,全由朝廷说了算,只有自上而下,那不是契约,是压榨。
“兵部真的是好算计啊,工部铸通宝压印银币,也就算了,兵部这是打算把手伸进户部不成?”张学颜一听,面色极为难看的说道。
官道驿路上的驿站归兵部管辖,那么承兑汇票这种支票性质的记账类货币发行权,就掌控在了兵部的手里,户部才该掌钱粮,但现在一个个都在挖户部的墙角!
曾省吾笑着说道:“谁让钞法败坏了。”
你自己户部守不住自家的地盘,怪到他们兵部抢地盘了?民信局的出现和经营模式,让兵部眼前一亮,有一个始终困扰兵部的大难题,终于被兵部的明公们找到了出路。
官道驿路的亏损问题。
大明有各种各样的山人能获得‘马牌’,马牌代表官身,利用马牌可以在驿站配驿,这就是各种山人挖朝廷的墙角。
万历三年时,驿站每年消耗钱粮折银高达三百一十三万银,非奉公差的官吏、有功名在身的士大夫、各种游山玩水的山人无视限额,任意征用驿站驿卒和车马,各级官衙滥发勘合。
在此支出盘清楚之后,引起了科道言官的上谏,各种裁撤驿站的风力舆论层出不穷,将亏损严重的驿站革罢,减少朝廷负担。
张居正在万历三年上《给驿条例》,对驿站进行了严格配驿制度,取消了官身堪合永久制度,任何私家不得窃取公门,勘合只能自己使用,只准带一个随从,万历四年,驿站消耗钱粮降低到了2187832两,节省了94万银,驿站数量,从337处,增加到了403处。
比如这個官身堪合永久制度,有的人手持的堪合,甚至是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玩意儿,按理说堪合都应该随用随消,某项差事做完了,堪合应该收回,但这种烂事,官僚内部上下皆获利,自然没人管。
张居正管了,而且还落到了实处。
朝廷给的答案是,收紧马牌的发放,将堪合条例执行到位纳入考成,有出必有还,等同印绶,不得窃公为私,这的确让驿站的伤口变小。
但驿站仍在亏损,而承兑汇票的3%保管费,就是驿站能够自负盈亏的最好办法。
“兵部打的算盘,我在户部都听到了!不就是看着民信局每年盈利无数,眼馋了吗?就驿站那四面漏风的样子,谁会愿意用朝廷的驿站承兑?银子交到驿站手里,再想拿出来,难如登天!”张学颜立刻攻击起了驿站的管理。
曾省吾略显无奈,这过去谭纶在的时候,户部哪敢这么对兵部蹬鼻子上脸?现在大司马病重,曾省吾这个刚刚上任的少司马,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:“兵部的驿站管理也就是四处漏风,大明宝钞局可是从洪武二十六年,烂到了今天!孩子都知道宝钞比厕纸还不如!”
曾省吾的攻击力直接拉满,户部这个一百步的糜烂程度,怎么好意思嘲讽兵部的五十步糜烂!
好歹驿站的组织架构还在,这两年还新增了数十处驿站,随着《给驿条例》的推行,驿站的经营逐渐转为了良性,户部的宝钞局,压根连衙门都没了,宝钞局提举,多由郎中兼任,好意思说兵部管理不善?
“哼!我看谁会用驿站的承兑,他敢用才是疯了!存进去好好的,取不出来了,到时候,讨要无门,围困驿站,又是违逆,我看哪个商贾敢承担这种风险!”张学颜立刻换了个进攻的方向,驿站的承兑汇票,民间根本无法认可。
这里面有个根本性的问题,朝廷是强权,可以无任何损失的违约,商贾讨要求告无门,还不如用民间的民信局。
曾省吾立刻大声说道:“试点,试点你懂不懂?哪有什么政令,可以一下子铺开!稽税房到稽税院,稽税之事从南衙到南直隶、浙江、湖广、福建,也不是一蹴而就,是一步步走来的!徙木立信后,商鞅变法才得以推行,信誉的建立,彼此的信任是一点点累积出来的!”
兵部和户部在文华殿上吵起来了,内阁三辅臣,张居正、王崇古、王国光眼观鼻鼻观心,化身装糊涂的师爷,万士和看着陛下不说话,也不站出来调和,任由兵部和户部在文华殿上喧闹。
文华殿上的纠仪官,大家也都是看热闹,只要不动手,吵几句而已,没看到月台之上的陛下,正一副兴致盎然看热闹的模样吗?
御门听政的最大乐趣,看着帝国明公吵架,朱翊钧也不劝架,他甚至想大声喊,打起来,打起来!
朱翊钧其实在看张居正上的一道奏疏,《格物总论货币疏》,说的是货币的变迁。
张居正将货币分为了三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商品货币,也就是以某一种特定的商品作为交易媒介,中原最古老的莫过于贝币了。
贿赂、贫贱、赊账、贵、赌、赠、费等等一系列跟钱有关的字,都是贝字旁,在很古老的时候,中原用过贝币当一般等价物,比如《盐铁论·错币》曰:夏后以玄贝。《尚书·盘庚中》曰:贝者,水虫,古人取其甲以为货,如今之用钱然。
而这种商品货币,在海外,仍在沿用,在北美洲东部的弗吉利亚地区和马里兰地区,就是用烟草去作为货币使用;而秘鲁总督区则是使用一种贝壳串珠作为货币,6个白色有孔小珠或3个黑色有空小珠的贝壳合计价值一个雷亚尔银币,比较有趣的是,墨西哥总督区使用玉米作为货币。
这都是典型的商品货币。
在商品货币之后,就是钱法,即金属铸币。
中原是从先秦开始铸造各种铜钱,一直到后来的五铢钱,再到现在的万历通宝,黄金白银黄铜,是天然的货币,也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,金属铸币的缺乏,不仅仅体现在大明,整个世界也是如此,泰西各国的铸币,要从罗马说起,罗马的银币里根本没有银,也是泰西广为流传的笑话。
金属铸币之后,就是钞法,即信誉纸币,或者叫债券纸币。
纸币就是朝廷向民间的借贷,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许衡在《楮币札子》,说:夫以数钱纸墨之资,得易天下百姓之货;印造既易,生生无穷,源源不竭。世人所谓神仙指瓦砾为黄金之术,亦何以过此。
朝廷用一点纸墨,用不可兑现的纸钞,就换到了百姓的货物和商品,和神仙的点石成金之术,有什么区别吗?发行的纸币越多,欠债也就越多,而这个欠债,朝廷可以蛮横的永不清偿,甚至直接废除。
嘉定年间以一贯新纸币兑换二贯旧纸币,就相当于欠了民众一半的货物,嘉熙年间以一贯新纸币兑换五贯旧纸币,就欠了民众四倍的货物,这就是朘剥!
张居正史海钩沉,找人专门查阅了南宋发行钱引的数量,相比较忽必烈的3618万贯,南宋在宋高宗时累发1000万贯,宋孝宗期间累发3400万贯,宋宁宗期间,累发3.7亿贯,在宋理宗期间,累发19.29亿贯。
宋高宗至宋理宗期间,总计发行超过了23.43亿贯的交子!
(史料出处,引自于:《两宋时期货币思想的演变研究》)
中原自北宋初年有了官交子之后,彻底成为了向下朘剥的利刃,这也是中原对宝钞不认可的缘故,从北宋到大明洪武年间,钞法这把刀,一次又一次的割向了百姓。
比较有趣的是,西班牙墨西哥总督府也发行过纸币,为了筹集战争资金,墨西哥总督府滥发纸币并且支付了军饷,导致墨西哥总督府发生过几次大的变革,现在墨西哥总督区宁愿用玉米当货币,都不愿意用纸币。
纸钞和朝廷的信誉息息相关,一旦信誉丢失,纸钞就成为了废纸一堆。
纸币是债务,也是信誉,钞票价值的波动危及国之大信,中原腹地,不宜过早推行宝钞。
这是张居正查阅了北宋到洪武年间所有钞法之后,得到的结论。
不过,张居正非常支持纸钞出海,尤其是他选好了纸钞第一个前往的地方,那就是倭国。
倭国缺少冶炼技术,虽然有足够的白银,但白银挖出来都会在交易中流向大明,因为采矿、冶炼、铸币技术的落后,大明宝钞,在倭国可以获得认可。
至于纸钞最大的问题,蛮横的永不清偿,甚至直接废除导致的信誉问题,大明不在乎,因为那是倭国。
倭患二十多年,大明从上到下对倭患已经恨的咬牙切齿了,尤其是江南士大夫们对倭寇的恨意,已经不是路人皆知了,历任福建巡抚和浙江巡抚,没少发表类似于永清倭患的言论。
商品的交换是需要一般等价物去参与衡量价值的。
张居正认真的研究过倭国的采矿、冶炼。铸币技术落后的原因,他进行了简要的总结,就是缺少柴薪,无论是柴火,还是煤炭,都缺少。
朱翊钧看完了奏疏,兵部和户部终于消停了下来,户部输掉了,输的体无完肤,主要是践履之实上,户部的大明宝钞,连户部自己都不太认可。
“兵部拟章来看。”朱翊钧看结果一出,作为裁判宣布了结果,还是以承兑汇票的记账货币先试行一下,探索下大明的宝钞之路。
朱翊钧第一次对自己有些不自信了起来,有生之年,大明真的能从金属铸币迈向信誉货币吗?
“臣已经拟好了奏疏。”曾省吾擅长谋而后动,既然发动,自然不是为了和户部掐架,而是早有准备,你户部暗搓搓的推行钞法,甚至在陛下那儿进谗言,兵部怎么可能没有任何的准备?
张居正将奏疏递给了冯保,他打开了副本,思索了片刻,写好了浮票。
兵部的准备极为周全,试点就是从煤银对流开始,其实说是煤,主要是焦炭,土窑烧焦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,同样土窑烧焦也是污染的主要源头,工部最近被科道言官们追着骂。
在松江府会同馆驿存入白银后获得票据,可以直接在西山煤局承兑焦炭,而后从驰道至通州,走大运河南下,或者从天津卫出海,海运至南衙,在冬季冰封的时候,可以走官道驿路至密州市舶司海运南下。
曾省吾认为,在日后五到十年的时间里,盐银对流会被煤银对流彻底取代,不是说南盐不再北上,而是其规模将会远远小于煤银对流,甚至在卧马岗开矿有了成果之后,经济循环才会彻底建立根基。
南衙的怨气很大,有不少南衙的人认为,北衙也是负资产,需要被精算掉,具体表现为,历代都有京师迁回南衙的讨论,而北方丰富的矿藏,会有效减少这种怨气。
“你们兵部简直是蓄谋已久!蓄谋已久!”王国光作为内阁辅臣,看完了奏疏之后,终于不再让张学颜冲锋陷阵,而是直接开口。
看样子,多少有点破防了。
“不久不久,自我从四川入京为侍郎那天起,我从四川沿水马驿入京,就在想,这好好的驿站,怎么一直在亏钱,自古这金桥银路,驿站能亏,天下奇闻,驿站通衢天下,沟通百货。”曾省吾这一句不久,就是六年,万历三年曾省吾升兵部右侍郎,自四川回京,就一直在筹备此事了。
曾省吾十分确认的说道:“自古行商,非壮丁不能行,这拦路抢劫的山匪比比皆是,这驿卒啊,最好的兵源。”
朱翊钧批准了曾省吾的奏疏,兵部真的是蓄谋已久,准备的十分妥善,需要对《给驿条例》进行增补,关于银两管理和承兑实物(焦炭)的条例已经研究的非常明确了,在试行过程中,遇到问题再进行修改。
矛盾相继释万理,没有什么制度从设计之处都是完美的,都是循环渐进,螺旋上升,这在礼法中叫革故鼎新。
户部意图推行宝钞的想法,再次落空,仅仅得到了在长崎总督府对外发钞的准许。
工部尚书汪道昆,汇报了游龙号和飞云号的建造进度,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,预期三年营造结束,可以提前半年结束,游龙号飞云号,一定能够如期下水,比较让工部头疼的就是西山煤局的问题了。
“陛下,这个产能不能降,还不能有污染,等绥远驰道修好,大同、归化、胜州的煤能够顺利递京再议为宜。”工部的态度格外的强硬,对于减产的计划就三个字,不可能!
煤价从六文一斤涨到二百文一斤,被问责的不是科道言官,反而是他们工部,哪怕是皇帝强行下令,工部也会说,西山煤钢发展时间长,窑民工匠比较丰富,工部已经实施精钢精煤战略调整布局,提高装备水平,做好节能减排,搞好污染防治,为大明经济循环提供动力。
如果皇帝再问,工部尚书也只能说:别讲了,别讲了。
“工部有工部的难处,朕以计穷而应,那只能勉为其难了,解刳院弄了个棉纺口罩,廷议结束后,大家都拿一些回去吧,这绥远驰道早点修好就好了。”朱翊钧没有逼迫工部减产,大明需要煤炭。
户部奏闻了燕兴楼票证的发行,而都察院又查到了一批贪官污吏,主要还是浙江南衙的等地,这地方纸醉金迷,最容易堕落,一共六十四人,具体经办的是应天知府李乐,应天府是南衙,是两京之一,李乐几乎确定为下一任应天巡抚了。
因为这一任的应天巡抚潘季驯,强烈要求前往绥远担任巡抚,这是平调,更像是流放,潘季驯想要治理黄河。
发明了束水冲沙法的潘季驯,非常清楚束水冲沙治标不治本,要想让黄河清朗,就得在绥远治理水土流失。
以潘季驯的资历而言,他从应天入京,最少也是个少司空,但潘季驯放弃了自己进步,要从江南最富硕的南衙平调绥远这个鸟不拉屎的边方之地,就为了治理黄河。
“潘巡抚为国为民,巡抚绥远宜升任工部尚书前往为宜。”张居正作为吏部的堂上官,给潘季驯请了更高的京官,日后见面,都要叫一声潘部堂。
潘季驯回京至少是少司空,等个尚书的缺儿是有可能的,但潘季驯选择了绥远,潘季驯也是大明最坚定的复套支持者,曾经和谭纶深入讨论复套的可能性,黄河百害,唯有在河套才能擒这条浊龙!
绥远的第一任布政使是三娘子,是朝廷履行诺言,也是无奈之举,没人可用,之前没有卧马岗、胜州的矿山之前,大明连愿意前往绥远的官员都找不到几个,潘季驯主动要求前往,只为治理黄河,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。
大明的读书人也不都是一肚子的阴谋诡计,为了升官不择手段的烂人。
“王次辅以为呢?”朱翊钧看向了王崇古。
王崇古立刻俯首说道:“潘部堂大义于天下。”
王崇古同意张居正提议的重大人事任命,潘季驯领工部尚书巡抚绥远,同样对潘季驯的品行极为赞赏,一句大义于天下,便是人间正道是沧桑。
海瑞、潘季驯这样的人存在,拉高了大明官僚道德的平均水平。
王崇古看大家大事议论完了,开口说道:“最近出了一件怪事。”
“在江西赣州府石城县有一卖油翁名叫金孝,人如其名,颇为孝顺,以卖油为生,这日卖油翁出了家门有些内急,入了厕捡到了白布裹肚内有三十两银子,大喜过望,金孝拿着银子欢天喜地的回了家,对母亲说,得了造化,拾得许多银子。”
“老娘听闻,立刻吃惊的说,你怎么做这等歹事,莫非偷盗?金孝细说了这三十两银子的来路,老娘听闻缘由,劝金孝找到失主还回去,并说:这贫富皆由命,你若命该享用,不生在挑油担的人家,你辛苦挣来的,只怕无功受禄,反受其殃。”
朱翊钧闻言,笑着说道:“老娘倒是明事理之人,这丢了银子的人,必然如同那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的团团转了,三十两银子,可不算少了。”
三十两银子,都够买几个黄花大闺女了。
王崇古继续说道:“可不是,金孝是个孝顺人,听了母亲的话,去寻失主,这便坏了。”
“这如何坏了?拾金不昧,金孝得了心安,失主失而复得,怎么坏了?”朱翊钧疑惑的问道,怎么看才是好事才对。
王崇古略显无奈的摇头说道:“这失主可不是个良善之人,失主取回了银包裹肚,生怕金孝索要赏钱,心生一计,说兜里有五十两银子,金孝凭白匿了二十两去,这失主可谓是气忿忿的叫天叫地!引得街坊邻居争相围观。”
“陛下,这县城里都是街坊邻居,这金孝若是坐实了匿了那二十两,那日后金孝也不必做人了,出门都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,而且金孝是卖油翁,这名声坏了,这金孝就只能带着老母亲背井离乡去别处为生了。”
“却说这金孝大声争辩,但这失主纠缠不放,吵闹引来了谯楼里的火夫,火夫请来了衙役,衙役把人带到了石城县衙,知县事陈榛,是万历八年二甲四十五名,刚刚履任,这也是第一次升堂。”
“这街坊邻居,都想看看,这新知县如何判罚。”
朱翊钧往前坐了坐问道:“陈知县是怎么判的?”
王崇古老神在在的说道:“陈知县问失主,你这银布裹肚里有多少两银子?失主说五十两,陈知县立刻了然,说:伱失的银子是五十两,他拾的是三十两,这不是你的。”
“失主大惊失色,赶忙说道:小人情愿只领这三十两去罢。”
“陈知县厉声说道:金孝若要赖你的银子,何不全包都拿了去?却只藏不到一半,又自家招认出来惹这等闲事?这银两合断与金孝领去,奉养母亲;你的五十两,自去抓寻!”
“良断。”朱翊钧对陈知县的判断,极为认可。
金孝拾金不昧,失主倒打一耙,知县明断是非,既然数目对不上,自然不能冒领,你既然丢了五十两,就自己去找吧。
王崇古面色变得严肃起来,开口说道:“陛下,陈榛的处置不止如此,这金孝带着银两扶着母亲离开后,陈知县把这个失主给绑了。”
“大明律,诬告反坐,这失主诬告金孝在前,按《大明律》、《大明会典》定,凡白昼抢夺人财者,杖一百,徒三年,计赃重者加窃盗罪二等,伤人者斩,为从各减一等。”
“故此,失主理应杖一百,徒三年。”
“白昼并不是为了区分阴阳昏晓,而是强调光天化日、明目张胆,故此如此重罚。”
朱翊钧眉头稍皱,而后舒展开来说道:“处罚并不过分。”
万士和又解释道:“出其不意攫而有之曰抢,用力而得之曰夺,这失主裹挟众人之口,乃是抢夺,看起来似乎是个小事,陈榛看起来有点威罚过甚,失仁恕之心,但诬告反坐,理当如此。”
“诸位明公,若是那谯楼火夫没有察觉请来衙役,这金孝胆小怕事认了此事,是何等下场?他家里那卖油摊能价值二十银吗?赔不起,就是赔的起,这日后他家的油还有人买吗?这石城县,金孝还待的下去吗?这年头百姓迁徙他处,便是流亡。”
看起来惩罚有点过重了,但其实仔细一想,金孝如果认了,怕是得家破人亡了。
“如果咱们大明都是陈榛这样的循吏,反倒是好了,大多数都是为了省事和稀泥,地方倒是方便了,可是这和稀泥就是在放纵,这日后谁还敢拾金不昧?其他地方遇到这样的事儿,都会因循旧例,反而麻烦更大。”张居正颇有感触的说道。
陈榛如此威罚,都传到了刑部尚书的耳朵里,甚至拿到了文华殿谈论,对于知县这类的官员,就是麻烦事。
地方为了图省事和稀泥,一定会助长这种气焰,再加上大量白银流入大明,人心不古,礼崩乐坏,就是这么一点点崩坏的。
天道偏偏负善人,那自然公序良俗尽毁去,世事翻腾似转轮。
(本章完)
http://www.qingfuzhita.com/yt107933/41616027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qingfuzhita.com。倾覆之塔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ingfuzhita.com
“陛下,在臣看来,理应以官道驿路上遍布的驿站,推行银票,而不是钞法,银票相比较钞法,更加容易防伪,不易被人仿造。”兵部尚书曾省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,承兑汇票或者说银票,更加适合大明。
实话说,曾省吾对朝廷的信誉,也不乐观,钞法仓促上马,最后一定会闹得一地鸡毛,反而让朝廷颜面尽失,在海外发行一下,探探路再说不迟。
曾省吾说的银票,起于北宋年间。
早在北宋初年,四川成都就出现了专门为携带巨款的商贾,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铺户,存银或铜钱的商贾,会收到一份银票,楮纸制作,上面会盖有骑缝章,和骑缝书押,用来防伪,银票在银票铺户承兑的时候,需要缴纳3%的保管费。
这种不是大明宝钞这种纸钞,更像是一份彼此认可的契约合同,或者说是记账类货币的一种。
宋真宗景德年间,益州知州张泳对银票铺户进行整顿,剔除不法之徒,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,至此银票铺户的经营被纳入了朝廷的监察之下。
曾省吾认为这是当下最好的方式,银票是契约支票,它的契约是双方的,而不是像宝钞那样,发多少、发什么样式,全由朝廷说了算,只有自上而下,那不是契约,是压榨。
“兵部真的是好算计啊,工部铸通宝压印银币,也就算了,兵部这是打算把手伸进户部不成?”张学颜一听,面色极为难看的说道。
官道驿路上的驿站归兵部管辖,那么承兑汇票这种支票性质的记账类货币发行权,就掌控在了兵部的手里,户部才该掌钱粮,但现在一个个都在挖户部的墙角!
曾省吾笑着说道:“谁让钞法败坏了。”
你自己户部守不住自家的地盘,怪到他们兵部抢地盘了?民信局的出现和经营模式,让兵部眼前一亮,有一个始终困扰兵部的大难题,终于被兵部的明公们找到了出路。
官道驿路的亏损问题。
大明有各种各样的山人能获得‘马牌’,马牌代表官身,利用马牌可以在驿站配驿,这就是各种山人挖朝廷的墙角。
万历三年时,驿站每年消耗钱粮折银高达三百一十三万银,非奉公差的官吏、有功名在身的士大夫、各种游山玩水的山人无视限额,任意征用驿站驿卒和车马,各级官衙滥发勘合。
在此支出盘清楚之后,引起了科道言官的上谏,各种裁撤驿站的风力舆论层出不穷,将亏损严重的驿站革罢,减少朝廷负担。
张居正在万历三年上《给驿条例》,对驿站进行了严格配驿制度,取消了官身堪合永久制度,任何私家不得窃取公门,勘合只能自己使用,只准带一个随从,万历四年,驿站消耗钱粮降低到了2187832两,节省了94万银,驿站数量,从337处,增加到了403处。
比如这個官身堪合永久制度,有的人手持的堪合,甚至是爷爷的爷爷留下来的玩意儿,按理说堪合都应该随用随消,某项差事做完了,堪合应该收回,但这种烂事,官僚内部上下皆获利,自然没人管。
张居正管了,而且还落到了实处。
朝廷给的答案是,收紧马牌的发放,将堪合条例执行到位纳入考成,有出必有还,等同印绶,不得窃公为私,这的确让驿站的伤口变小。
但驿站仍在亏损,而承兑汇票的3%保管费,就是驿站能够自负盈亏的最好办法。
“兵部打的算盘,我在户部都听到了!不就是看着民信局每年盈利无数,眼馋了吗?就驿站那四面漏风的样子,谁会愿意用朝廷的驿站承兑?银子交到驿站手里,再想拿出来,难如登天!”张学颜立刻攻击起了驿站的管理。
曾省吾略显无奈,这过去谭纶在的时候,户部哪敢这么对兵部蹬鼻子上脸?现在大司马病重,曾省吾这个刚刚上任的少司马,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:“兵部的驿站管理也就是四处漏风,大明宝钞局可是从洪武二十六年,烂到了今天!孩子都知道宝钞比厕纸还不如!”
曾省吾的攻击力直接拉满,户部这个一百步的糜烂程度,怎么好意思嘲讽兵部的五十步糜烂!
好歹驿站的组织架构还在,这两年还新增了数十处驿站,随着《给驿条例》的推行,驿站的经营逐渐转为了良性,户部的宝钞局,压根连衙门都没了,宝钞局提举,多由郎中兼任,好意思说兵部管理不善?
“哼!我看谁会用驿站的承兑,他敢用才是疯了!存进去好好的,取不出来了,到时候,讨要无门,围困驿站,又是违逆,我看哪个商贾敢承担这种风险!”张学颜立刻换了个进攻的方向,驿站的承兑汇票,民间根本无法认可。
这里面有个根本性的问题,朝廷是强权,可以无任何损失的违约,商贾讨要求告无门,还不如用民间的民信局。
曾省吾立刻大声说道:“试点,试点你懂不懂?哪有什么政令,可以一下子铺开!稽税房到稽税院,稽税之事从南衙到南直隶、浙江、湖广、福建,也不是一蹴而就,是一步步走来的!徙木立信后,商鞅变法才得以推行,信誉的建立,彼此的信任是一点点累积出来的!”
兵部和户部在文华殿上吵起来了,内阁三辅臣,张居正、王崇古、王国光眼观鼻鼻观心,化身装糊涂的师爷,万士和看着陛下不说话,也不站出来调和,任由兵部和户部在文华殿上喧闹。
文华殿上的纠仪官,大家也都是看热闹,只要不动手,吵几句而已,没看到月台之上的陛下,正一副兴致盎然看热闹的模样吗?
御门听政的最大乐趣,看着帝国明公吵架,朱翊钧也不劝架,他甚至想大声喊,打起来,打起来!
朱翊钧其实在看张居正上的一道奏疏,《格物总论货币疏》,说的是货币的变迁。
张居正将货币分为了三个阶段,第一个阶段是商品货币,也就是以某一种特定的商品作为交易媒介,中原最古老的莫过于贝币了。
贿赂、贫贱、赊账、贵、赌、赠、费等等一系列跟钱有关的字,都是贝字旁,在很古老的时候,中原用过贝币当一般等价物,比如《盐铁论·错币》曰:夏后以玄贝。《尚书·盘庚中》曰:贝者,水虫,古人取其甲以为货,如今之用钱然。
而这种商品货币,在海外,仍在沿用,在北美洲东部的弗吉利亚地区和马里兰地区,就是用烟草去作为货币使用;而秘鲁总督区则是使用一种贝壳串珠作为货币,6个白色有孔小珠或3个黑色有空小珠的贝壳合计价值一个雷亚尔银币,比较有趣的是,墨西哥总督区使用玉米作为货币。
这都是典型的商品货币。
在商品货币之后,就是钱法,即金属铸币。
中原是从先秦开始铸造各种铜钱,一直到后来的五铢钱,再到现在的万历通宝,黄金白银黄铜,是天然的货币,也是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的,金属铸币的缺乏,不仅仅体现在大明,整个世界也是如此,泰西各国的铸币,要从罗马说起,罗马的银币里根本没有银,也是泰西广为流传的笑话。
金属铸币之后,就是钞法,即信誉纸币,或者叫债券纸币。
纸币就是朝廷向民间的借贷,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许衡在《楮币札子》,说:夫以数钱纸墨之资,得易天下百姓之货;印造既易,生生无穷,源源不竭。世人所谓神仙指瓦砾为黄金之术,亦何以过此。
朝廷用一点纸墨,用不可兑现的纸钞,就换到了百姓的货物和商品,和神仙的点石成金之术,有什么区别吗?发行的纸币越多,欠债也就越多,而这个欠债,朝廷可以蛮横的永不清偿,甚至直接废除。
嘉定年间以一贯新纸币兑换二贯旧纸币,就相当于欠了民众一半的货物,嘉熙年间以一贯新纸币兑换五贯旧纸币,就欠了民众四倍的货物,这就是朘剥!
张居正史海钩沉,找人专门查阅了南宋发行钱引的数量,相比较忽必烈的3618万贯,南宋在宋高宗时累发1000万贯,宋孝宗期间累发3400万贯,宋宁宗期间,累发3.7亿贯,在宋理宗期间,累发19.29亿贯。
宋高宗至宋理宗期间,总计发行超过了23.43亿贯的交子!
(史料出处,引自于:《两宋时期货币思想的演变研究》)
中原自北宋初年有了官交子之后,彻底成为了向下朘剥的利刃,这也是中原对宝钞不认可的缘故,从北宋到大明洪武年间,钞法这把刀,一次又一次的割向了百姓。
比较有趣的是,西班牙墨西哥总督府也发行过纸币,为了筹集战争资金,墨西哥总督府滥发纸币并且支付了军饷,导致墨西哥总督府发生过几次大的变革,现在墨西哥总督区宁愿用玉米当货币,都不愿意用纸币。
纸钞和朝廷的信誉息息相关,一旦信誉丢失,纸钞就成为了废纸一堆。
纸币是债务,也是信誉,钞票价值的波动危及国之大信,中原腹地,不宜过早推行宝钞。
这是张居正查阅了北宋到洪武年间所有钞法之后,得到的结论。
不过,张居正非常支持纸钞出海,尤其是他选好了纸钞第一个前往的地方,那就是倭国。
倭国缺少冶炼技术,虽然有足够的白银,但白银挖出来都会在交易中流向大明,因为采矿、冶炼、铸币技术的落后,大明宝钞,在倭国可以获得认可。
至于纸钞最大的问题,蛮横的永不清偿,甚至直接废除导致的信誉问题,大明不在乎,因为那是倭国。
倭患二十多年,大明从上到下对倭患已经恨的咬牙切齿了,尤其是江南士大夫们对倭寇的恨意,已经不是路人皆知了,历任福建巡抚和浙江巡抚,没少发表类似于永清倭患的言论。
商品的交换是需要一般等价物去参与衡量价值的。
张居正认真的研究过倭国的采矿、冶炼。铸币技术落后的原因,他进行了简要的总结,就是缺少柴薪,无论是柴火,还是煤炭,都缺少。
朱翊钧看完了奏疏,兵部和户部终于消停了下来,户部输掉了,输的体无完肤,主要是践履之实上,户部的大明宝钞,连户部自己都不太认可。
“兵部拟章来看。”朱翊钧看结果一出,作为裁判宣布了结果,还是以承兑汇票的记账货币先试行一下,探索下大明的宝钞之路。
朱翊钧第一次对自己有些不自信了起来,有生之年,大明真的能从金属铸币迈向信誉货币吗?
“臣已经拟好了奏疏。”曾省吾擅长谋而后动,既然发动,自然不是为了和户部掐架,而是早有准备,你户部暗搓搓的推行钞法,甚至在陛下那儿进谗言,兵部怎么可能没有任何的准备?
张居正将奏疏递给了冯保,他打开了副本,思索了片刻,写好了浮票。
兵部的准备极为周全,试点就是从煤银对流开始,其实说是煤,主要是焦炭,土窑烧焦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,同样土窑烧焦也是污染的主要源头,工部最近被科道言官们追着骂。
在松江府会同馆驿存入白银后获得票据,可以直接在西山煤局承兑焦炭,而后从驰道至通州,走大运河南下,或者从天津卫出海,海运至南衙,在冬季冰封的时候,可以走官道驿路至密州市舶司海运南下。
曾省吾认为,在日后五到十年的时间里,盐银对流会被煤银对流彻底取代,不是说南盐不再北上,而是其规模将会远远小于煤银对流,甚至在卧马岗开矿有了成果之后,经济循环才会彻底建立根基。
南衙的怨气很大,有不少南衙的人认为,北衙也是负资产,需要被精算掉,具体表现为,历代都有京师迁回南衙的讨论,而北方丰富的矿藏,会有效减少这种怨气。
“你们兵部简直是蓄谋已久!蓄谋已久!”王国光作为内阁辅臣,看完了奏疏之后,终于不再让张学颜冲锋陷阵,而是直接开口。
看样子,多少有点破防了。
“不久不久,自我从四川入京为侍郎那天起,我从四川沿水马驿入京,就在想,这好好的驿站,怎么一直在亏钱,自古这金桥银路,驿站能亏,天下奇闻,驿站通衢天下,沟通百货。”曾省吾这一句不久,就是六年,万历三年曾省吾升兵部右侍郎,自四川回京,就一直在筹备此事了。
曾省吾十分确认的说道:“自古行商,非壮丁不能行,这拦路抢劫的山匪比比皆是,这驿卒啊,最好的兵源。”
朱翊钧批准了曾省吾的奏疏,兵部真的是蓄谋已久,准备的十分妥善,需要对《给驿条例》进行增补,关于银两管理和承兑实物(焦炭)的条例已经研究的非常明确了,在试行过程中,遇到问题再进行修改。
矛盾相继释万理,没有什么制度从设计之处都是完美的,都是循环渐进,螺旋上升,这在礼法中叫革故鼎新。
户部意图推行宝钞的想法,再次落空,仅仅得到了在长崎总督府对外发钞的准许。
工部尚书汪道昆,汇报了游龙号和飞云号的建造进度,如果按照目前的情况,预期三年营造结束,可以提前半年结束,游龙号飞云号,一定能够如期下水,比较让工部头疼的就是西山煤局的问题了。
“陛下,这个产能不能降,还不能有污染,等绥远驰道修好,大同、归化、胜州的煤能够顺利递京再议为宜。”工部的态度格外的强硬,对于减产的计划就三个字,不可能!
煤价从六文一斤涨到二百文一斤,被问责的不是科道言官,反而是他们工部,哪怕是皇帝强行下令,工部也会说,西山煤钢发展时间长,窑民工匠比较丰富,工部已经实施精钢精煤战略调整布局,提高装备水平,做好节能减排,搞好污染防治,为大明经济循环提供动力。
如果皇帝再问,工部尚书也只能说:别讲了,别讲了。
“工部有工部的难处,朕以计穷而应,那只能勉为其难了,解刳院弄了个棉纺口罩,廷议结束后,大家都拿一些回去吧,这绥远驰道早点修好就好了。”朱翊钧没有逼迫工部减产,大明需要煤炭。
户部奏闻了燕兴楼票证的发行,而都察院又查到了一批贪官污吏,主要还是浙江南衙的等地,这地方纸醉金迷,最容易堕落,一共六十四人,具体经办的是应天知府李乐,应天府是南衙,是两京之一,李乐几乎确定为下一任应天巡抚了。
因为这一任的应天巡抚潘季驯,强烈要求前往绥远担任巡抚,这是平调,更像是流放,潘季驯想要治理黄河。
发明了束水冲沙法的潘季驯,非常清楚束水冲沙治标不治本,要想让黄河清朗,就得在绥远治理水土流失。
以潘季驯的资历而言,他从应天入京,最少也是个少司空,但潘季驯放弃了自己进步,要从江南最富硕的南衙平调绥远这个鸟不拉屎的边方之地,就为了治理黄河。
“潘巡抚为国为民,巡抚绥远宜升任工部尚书前往为宜。”张居正作为吏部的堂上官,给潘季驯请了更高的京官,日后见面,都要叫一声潘部堂。
潘季驯回京至少是少司空,等个尚书的缺儿是有可能的,但潘季驯选择了绥远,潘季驯也是大明最坚定的复套支持者,曾经和谭纶深入讨论复套的可能性,黄河百害,唯有在河套才能擒这条浊龙!
绥远的第一任布政使是三娘子,是朝廷履行诺言,也是无奈之举,没人可用,之前没有卧马岗、胜州的矿山之前,大明连愿意前往绥远的官员都找不到几个,潘季驯主动要求前往,只为治理黄河,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。
大明的读书人也不都是一肚子的阴谋诡计,为了升官不择手段的烂人。
“王次辅以为呢?”朱翊钧看向了王崇古。
王崇古立刻俯首说道:“潘部堂大义于天下。”
王崇古同意张居正提议的重大人事任命,潘季驯领工部尚书巡抚绥远,同样对潘季驯的品行极为赞赏,一句大义于天下,便是人间正道是沧桑。
海瑞、潘季驯这样的人存在,拉高了大明官僚道德的平均水平。
王崇古看大家大事议论完了,开口说道:“最近出了一件怪事。”
“在江西赣州府石城县有一卖油翁名叫金孝,人如其名,颇为孝顺,以卖油为生,这日卖油翁出了家门有些内急,入了厕捡到了白布裹肚内有三十两银子,大喜过望,金孝拿着银子欢天喜地的回了家,对母亲说,得了造化,拾得许多银子。”
“老娘听闻,立刻吃惊的说,你怎么做这等歹事,莫非偷盗?金孝细说了这三十两银子的来路,老娘听闻缘由,劝金孝找到失主还回去,并说:这贫富皆由命,你若命该享用,不生在挑油担的人家,你辛苦挣来的,只怕无功受禄,反受其殃。”
朱翊钧闻言,笑着说道:“老娘倒是明事理之人,这丢了银子的人,必然如同那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的团团转了,三十两银子,可不算少了。”
三十两银子,都够买几个黄花大闺女了。
王崇古继续说道:“可不是,金孝是个孝顺人,听了母亲的话,去寻失主,这便坏了。”
“这如何坏了?拾金不昧,金孝得了心安,失主失而复得,怎么坏了?”朱翊钧疑惑的问道,怎么看才是好事才对。
王崇古略显无奈的摇头说道:“这失主可不是个良善之人,失主取回了银包裹肚,生怕金孝索要赏钱,心生一计,说兜里有五十两银子,金孝凭白匿了二十两去,这失主可谓是气忿忿的叫天叫地!引得街坊邻居争相围观。”
“陛下,这县城里都是街坊邻居,这金孝若是坐实了匿了那二十两,那日后金孝也不必做人了,出门都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,而且金孝是卖油翁,这名声坏了,这金孝就只能带着老母亲背井离乡去别处为生了。”
“却说这金孝大声争辩,但这失主纠缠不放,吵闹引来了谯楼里的火夫,火夫请来了衙役,衙役把人带到了石城县衙,知县事陈榛,是万历八年二甲四十五名,刚刚履任,这也是第一次升堂。”
“这街坊邻居,都想看看,这新知县如何判罚。”
朱翊钧往前坐了坐问道:“陈知县是怎么判的?”
王崇古老神在在的说道:“陈知县问失主,你这银布裹肚里有多少两银子?失主说五十两,陈知县立刻了然,说:伱失的银子是五十两,他拾的是三十两,这不是你的。”
“失主大惊失色,赶忙说道:小人情愿只领这三十两去罢。”
“陈知县厉声说道:金孝若要赖你的银子,何不全包都拿了去?却只藏不到一半,又自家招认出来惹这等闲事?这银两合断与金孝领去,奉养母亲;你的五十两,自去抓寻!”
“良断。”朱翊钧对陈知县的判断,极为认可。
金孝拾金不昧,失主倒打一耙,知县明断是非,既然数目对不上,自然不能冒领,你既然丢了五十两,就自己去找吧。
王崇古面色变得严肃起来,开口说道:“陛下,陈榛的处置不止如此,这金孝带着银两扶着母亲离开后,陈知县把这个失主给绑了。”
“大明律,诬告反坐,这失主诬告金孝在前,按《大明律》、《大明会典》定,凡白昼抢夺人财者,杖一百,徒三年,计赃重者加窃盗罪二等,伤人者斩,为从各减一等。”
“故此,失主理应杖一百,徒三年。”
“白昼并不是为了区分阴阳昏晓,而是强调光天化日、明目张胆,故此如此重罚。”
朱翊钧眉头稍皱,而后舒展开来说道:“处罚并不过分。”
万士和又解释道:“出其不意攫而有之曰抢,用力而得之曰夺,这失主裹挟众人之口,乃是抢夺,看起来似乎是个小事,陈榛看起来有点威罚过甚,失仁恕之心,但诬告反坐,理当如此。”
“诸位明公,若是那谯楼火夫没有察觉请来衙役,这金孝胆小怕事认了此事,是何等下场?他家里那卖油摊能价值二十银吗?赔不起,就是赔的起,这日后他家的油还有人买吗?这石城县,金孝还待的下去吗?这年头百姓迁徙他处,便是流亡。”
看起来惩罚有点过重了,但其实仔细一想,金孝如果认了,怕是得家破人亡了。
“如果咱们大明都是陈榛这样的循吏,反倒是好了,大多数都是为了省事和稀泥,地方倒是方便了,可是这和稀泥就是在放纵,这日后谁还敢拾金不昧?其他地方遇到这样的事儿,都会因循旧例,反而麻烦更大。”张居正颇有感触的说道。
陈榛如此威罚,都传到了刑部尚书的耳朵里,甚至拿到了文华殿谈论,对于知县这类的官员,就是麻烦事。
地方为了图省事和稀泥,一定会助长这种气焰,再加上大量白银流入大明,人心不古,礼崩乐坏,就是这么一点点崩坏的。
天道偏偏负善人,那自然公序良俗尽毁去,世事翻腾似转轮。
(本章完)
http://www.qingfuzhita.com/yt107933/41616027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qingfuzhita.com。倾覆之塔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qingfuzhita.com